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中醫糖尿病的治法

中醫糖尿病的治法

2.治法
(1)滋陰清熱法
糖尿病早期在臨床上表現為口乾多飲、易飢多食、多尿,屬於中醫肺胃燥
熱之症,燥熱進一步耗傷陰津,而導致陰津愈虛。故治療上多用滋陰清熱法,
但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辨別陰虛及內熱之偏重而有所側重,或滋陰清熱並舉。

(2)益氣養陰法
此法較宜於消渴病遷延日久者。由於消渴病初起時陰虛與內熱相互致
病,正邪鬥爭激烈,最終以傷陰為主要病機。津能載氣,氣能布津,陰津損
傷日久,使之正氣耗脫而致氣陰兩虧,故治療時立益氣養陰之法。

(3)補腎法
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而寓元陰、元陽於一體,腎陰不足則內熱叢生,虛火上灼,心肺
則煩渴多飲;灼脾胃則消穀善飢;腎氣不固,開合失司則小便量多,且水谷精微隨尿而
排出體外,故補腎顯得尤為重要。
補腎法分補腎陽和補腎陰。消渴病的病理演變為陰虛熱盛,繼則氣陰兩虛,終則陰陽兩
虛。因此,消渴病晚期應以溫補腎陽為正治,然早、中期不應忽視腎陽虧虛的情況,具
體應用時應在辨証論治原則的指導下,不拘泥於滋陰清熱法,即使熱象明顯者,在清熱
瀉火時亦可少佐溫補腎陽之藥,既可引火歸原,又可達到治未病、既病防變的目的。

(4)健脾益氣法  
健脾益氣,使脾之運化有序,統攝有權,將水谷精微輸布全身,使人
體能不斷地得到精氣津液的濡潤,同時脾升胃降,納化有常,中焦健運,樞
機得利,氣血和調,正氣漸復,肝木得養,消渴向愈。   

(5)疏肝理氣法  
消渴病病久不愈,患者常憂鬱焦慮,或情志刺激,而致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。因此,消
渴病患者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肝鬱氣滯,而在臨床上用疏肝理氣的藥物辨証治療糖尿病
,往往能收到較好的療效。

(6)活血化瘀法
消渴病病變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個瘀血的病理機制。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患者
,多表現為舌質紫黯,或有瘀斑,或舌下靜脈曲張,或心胸憋悶、刺痛、肢體疼痛等,
屬於中醫血瘀証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血脂升高,血黏度增加,紅
細胞變形能力受損,血流緩慢,血液處於高黏滯狀態。這與中醫學「血不活,有瘀滯」
的病理改變相似。因此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,日益受到重視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洛克中醫研究站 http://rockcmplace.blogspot.tw/       
洛克中醫糖尿病學堂  http://rockcm-dm.blogspot.tw/
歡迎加入
臉書「洛克中醫筆記」粉絲團 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ockcmplace
臉書「洛克中醫糖尿病學堂」粉絲團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ockcmDM/
洛克醫師 呂崇金  整理    rockleu@gmail.com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